|
|
|
《健康報》2007年1月26日專版刊登了飲水知識“你會喝水嗎?”文中提到,世界衛 生組織調查認為:人們當前的飲水習慣會決定該人10年後的健康狀況。不良飲水習慣可導 致生理和神經、精神功能減退,容易發生結石、通風、腫瘤和肥胖等。美國有研究表明,一 天喝5杯水比一天喝2杯或更少水的婦女患癌症的風險小45%,男性小32%。英國研究証 實,飲水充分的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比飲水不充分的婦女小79%。 但喝水也有學問,專家強調,幾種不當飲水方式必須摒棄。 ⑴ 不喝生水。生水中含有各種各樣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。科學實驗証明,一滴生水中 大約有4000萬個細菌。另外還有寄生虫卵,其中的傷寒、痢疾桿菌在生水中可以活1個月 以上。這些病菌進入人腸道以後,容易使人患急性腸胃炎、病毒性肝炎、傷寒及痢疾等傳染 病。 ⑵ 不喝重新燒開的水。有人為節約水、節約煤氣等將熱水瓶中剩餘的溫開水燒開飲用, 這是燒了又燒的“過開水”,亞硝酸鹽含量會明顯升高。 ⑶ 不喝千滾水。即長時間沸騰的水,或者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。這種水因煮沸過 久,水中不揮發物質如鈣、鎂等重金屬成分與亞硝酸鹽含量均會急劇升高。 ⑷ 不喝蒸餾水。特別是反復使用的蒸鍋水,除亞硝酸鹽含量升高外,脫落的水垢會進 入人體引起消化、神經、泌尿和造血系統的病變,甚至引起早衰。 ⑸ 不喝老化水。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“死水”。在空氣中暴露4小時以上的白開水 就極易受到細菌與雜質的污染,水的活性物質會喪失70%以上。在室溫下存放3天的水,每 升水可產生0.914毫克亞硝酸鹽。這種水會使人的血液喪失輸氧能力,飲用后會使人體細胞 新陳代謝減緩,對未成年人會影響其生長發育,對中老年人則加速衰老。 ⑹ 不要飲過熱的開水。溫度過高的開水,對口腔、咽部、食管及胃的黏膜都會產生燙 傷而致充血,久而久之可導致炎症。現代醫學認為,炎症往往可以造成癌變。 ⑺ 不能晨起飲用淡鹽水。清晨是所有人在一日中血壓 、血液粘稠度 的時間段, 此時飲用淡鹽水,對高血壓、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、心臟病患者來說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和血 管緊張度導致血壓上升,增加心臟負擔,十分有害甚至危險。 ⑻ 不能運動后立即飲涼水。運動后立即飲涼水很容易引起胃部血管與平滑肌痙攣,嚴 重時可引起胃出血。正確的做法是應先休息片刻,再緩慢喝一些溫水或淡鹽水。 ⑼ 不能出汗后猛喝水。因為這樣會增加心、腎負擔,還容易導致電解質失衡。另外, 大量出汗時,胃腸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,吸收能力差,大量喝水會導致水在胃腸道內積聚, 使人感到悶脹不適,並引起消化不良。正確的做法是應先用水漱口,潤濕口腔與咽喉,再飲 50—100ml淡鹽水,休息30分鐘后再繼續飲水,但不宜飲用冰水。
|
|
|
|
|
|
|
|
|